为什么扒手总能屡屡得手?只凭熟练灵活的双手就能得逞吗?他们到底利用了受害人的什么漏洞?
2月4日,南海警方反扒“神探”向记者披露了扒手的种种伎俩。反扒民警提醒,节日行街,不仅要做足“财不外露”的物理防范措施,更关键的是要注意做好心理防范,不给扒手下手的机会。
长期驻点在南海汽车站的反扒民警告诉记者,扒手会携带专门的物品,用来在下手时遮挡动作。但问题是,这些遮挡犯罪的物品也是市民上街常带的东西。
比如结合天气和场景变化,雨天他们会拿把雨伞,晴天时他们会换用环保袋,或者干脆就背着背包,看起来和行人无异。
南海警方反扒专业队民警黄文辉告诉记者,拥挤的人群里,扒手背包的方式也会模仿那些警惕心理很高的普通人。“他们会把双肩背包背在胸前,好似也是一个随时在提防扒手出没的‘好人’,然后就在和你面对面的时候利用背包遮挡作案。”
“人的大脑并不善于处理多个事情,扒手会利用这一点。他们往往已经盯上事主有段时间了,甚至多次试探过,但只差一个事主注意力被调动的时机。”南海警方反扒专业队民警李天贵说,特别在户外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或者很容易被引导。实际上,和魔术师比,扒手的“障眼法”很拙劣,但为什么能够频频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只让周围的人关注其他动作,让人们不要关注他们犯罪的动作。
如在登上公交车的那一刻,扒手往往三两结伙在公交车门前制造拥挤,让人关注被挤的身体部位,或假装向公交车司机问路,或挑衅性地对身旁的事主说“快上啊”,或干脆有意去踩踏别人。而真正下手的那个人,就躲在制造拥挤的人后面。“这个时候,他们会根据推搡中的身体试探,瞬间确认财物位置后迅速变换角色。比如制造拥挤的人马上变成实施作案的角色,从最容易下手的位置下手。”
有些扒手深谙演技的“重要性”。
情境陷阱 用温柔和惊奇麻痹受害人
扒手也会运用一些比较聪明的策略,在接近目标事主时,让其突然陷入某种情境中而被麻痹,而且并不局限于有分工配合的团伙作案。
南海警方反扒专业队民警黄文辉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一次跟踪抓捕过程中,黄文辉盯住了一位坐在公交车门“老人位”上举止热情的老扒手“老蒋”。他入行二十多年,还保持着一口家乡话,操着和邻座男事主一样的口音聊天。“老蒋”一边笑嘻嘻地用右手逗着坐在男事主腿上的8岁小女孩,一边用左手夹着刀片从放在腿上那个空空的电脑包下面探了过去。几乎是一眨眼,“老蒋”割开了男事主靠近自己一侧的裤袋,顺利拿到了钱包。
制造某种特殊的情境,有时候并不需要语言,只要能吸引受害人就足够了。黄文辉告诉记者,曾经见过有团伙在西樵街头相互配合,制造某种让人好奇的情境来伺机扒窃。其中,一个同伙突然上前蹲下来拍打事主的小腿,只用动作提醒事主,自己要捡打火机,请事主让一让。同时,另有同伙在前看似漫不经心地拦挡拖延时间,真正下手作案的那个则趁事主侧身低头查看的一刹那,偷走其身体另一侧的钱包和手机。“行人中突然有人蹲下,只比划动作不说话,会让人觉得很奇怪或很反感。”
“为了制造特别的情境,扒手要先占据一个有利的身体位置。”黄文辉分析,比如借捡打火机扒窃的例子,事主弯腰的一瞬暴露出来的是身体另一侧胸部以下的部位,这是扒手想要的时机。扒窃团伙现场没有语言交流,通过观察、经验推测以及试探来确定事主放财物的部位,再一个眼神交流就安排好了各自的位置。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有利的身体位置,他们在公交车上会找理由让人让座或给人让座,挪到最好下手的位置。
·人的眼球面对直线移动,注意力会不如面对弧线移动时专注,有些扒手正是利用这一点下手。
反侦察 让受害人的眼睛“睡着”
有媒体曾揭示,人的眼球面对直线移动,注意力会不如面对弧线移动时专注。这一点,特别在晃动着的公交车上,效果尤其明显。
黄文辉以实战经历为例分析说,不少人在公交车的晃动中睡着了,而对没睡着的乘客,扒手也有办法让他们的眼睛“睡着”。在团伙作案中,扒手头目会安排一个成员去迷惑乘客,比如在下手的一刻,一个同伙会刻意在受害人面前重复做一些反复穿衣脱衣、梳理头发这样的机械性动作,来麻痹受害人的视觉。
而在反侦察中,老扒手也会刻意地做一些试探性动作来麻痹乘客,却引起反扒民警的注意,来确定其所在的位置。比如在公交车上,扒手会从车头走向车尾,假装或索性下车去。黄文辉分析说,这个动作对普通乘客司空见惯,但会引出侦查民警暴露行迹。如果有人跟上去,扒手就有比较大的把握推测其是民警,随即放弃作案或另寻机会。对此,反扒民警往往并不跟随,而是也以团队作战的方式,调兵遣将来应对。有时候,“假装下车”的动作也无法摆脱侦查民警,他们甚至在下车后散开,安排人折回头来向民警问路,好像找不到合适公交车的普通行人,来干扰民警的判断。
尽管扒手善于伪装成“大众脸”,但他们看似神出鬼没的行为在专业的反扒高手看来还是打上了与众不同的“印迹”。实施扒窃时,他们并不说话,同伙会见缝插针地上前配合,但眼神会暴露他们的活动。
南海警方一线反扒民警介绍,普通的街坊上街通常不会留意陌生人的衣袋或包包,但扒手会对此格外在意,以方便判断下手的体位和时机。
而只要侦查民警盯住一个这样的扒手,在周围和这位扒手有眼神交流或保持相似的装扮与动作特征的人,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同伙,原因是很多扒手都有同乡关系,生活习惯相似。“有时,扒手吃着瓜子、槟榔,而他们身边也在吃着瓜子、槟榔的,很可能是他的同伙。”